近期在朋友圈很流行一句話,一年早已過半,你離預期目標相差幾何?
隨著8月的終結,無論是陽歷還是陰歷,2015的時光早已過半,個人和企業曾經定下的目標也到了半年小結的階段。從近期機器人上市企業陸續上交的答卷中,我們看到超6成的企業保持增長,這似乎是好兆頭。
但細細分析整個機器人行業的現狀,我們更多的是看見兩級分水嶺的差異所在。不差錢的企業大有人在,更多的是苦于資金流通和周轉的壓力。
不少業內人士感慨,機器人概念太火了,你永遠不知什么時候突然冒出來一個企業,知名的、不知名的,資質深的、道行淺的,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。
墻內開花墻外香。聞到機器人好處的地方或者企業紛紛涌動,玩的就是心跳,水深水淺眾人都難以預料,既然如此,那就拼吧,不進機器人行業就不算潮人。于是,機器人企業各顯神通,十八般武藝各施所長。什么互通有無,什么四通八達,總之什么好使用什么招。只要我的機器人有賣點,管他行業春與秋。
這般光景讓機器人行業一時間如春秋戰國,企業的發展變得異常不易。
不斷從圈外跳進來的企業逐漸發現,機器人圈子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混。歸結原因,一方面是機器人太熱了,這股熱度讓各行各業相關或不相關的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加入進來,市場還未真正起來的時候既有國外優勢品牌的競爭,又有同質化競爭。另一方面是機器人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、人才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,這三方面缺一不可,而要同時具備這三種特質,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考驗。
于是,機器人企業需要應對的挑戰多了。上市企業要考慮主營業務是否賺錢,今年的股票能否平穩;被收購的企業要擔憂與投資方的對賭是否完成;一般企業要思考如何才能另辟蹊徑,維持企業發展??????
2015年注定是機器人行業不平凡的一年,如今時間已過大半,去年定下的目標究竟能否完成?我們期待在年底的時候聽到更多利好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