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有4條機械手臂、3D視覺系統和靈巧自由“手指”的機器人“醫生”——“達芬奇”,現已正式落戶津城。2月2日,記者從市腫瘤醫院舉辦的“達芬奇”手術機器人啟用儀式上獲悉,這是津冀地區首臺“達芬奇”手術機器人,醫院將啟用該設備廣泛應用于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,可適用于胸腔、腹腔、泌尿系統等腫瘤的外科手術。這標志著本市外科手術正式步入“機器人微創時代”,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。
據介紹,“達芬奇”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微創機器人手術系統之一,由一臺主機和四只靈巧的手臂組成。實施手術時,醫生可以遠離手術臺,借助“醫生控制系統”操控機械臂,坐著操作手術,便于長時間的復雜手術。術床前方的3D影像屏,可將患者體內探查到的圖像放大10到15倍,術野更加清晰。由于“達芬奇”機器人手術系統所使用的大量手術器械具有腕狀結構、完全模擬人手腕動作7個自由度、可任意360度旋轉拐彎,能完成人手無法實施的動作,且動作被等比例調整、濾除人為抖動,超越了傳統外科的手術極限。也正因此,操作機器人的醫生資質要求非常嚴格,必須到全球“達芬奇”機器人培訓基地取得培訓合格證后,才能拿到“執照”。
與傳統的2D和3D腔鏡手術相比,“達芬奇”機器人手術具有兩大優點:一是手術操作穩定性更好,精細化程度更高,更有利于神經和血管的保護,而且手術時間短,創傷更小(只需在腹部打最多5個直徑不超過1厘米的操作孔和一個3厘米的取標本切口),出血量少,安全性高,并發癥少,患者術后身體恢復更快(一般開放手術要2周左右,腹腔鏡約要10天,“達芬奇”手術只需六七天);二是由于“達芬奇”機器人的手術精度、準確度和安全性超越了人類雙手和雙眼的能力,從而拓寬了微創手術的應用范圍,手術清掃更加徹底,特別適合于大血管周圍的精細解剖和相應淋巴結的徹底清掃。
首臺“達芬奇”機器人在津啟用
發布時間: 2016-02-03 07:02:03 來源:天津日報
核心提示: 可適用于胸腔、腹腔、泌尿系統等腫瘤的外科手術
【免責聲明】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。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。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【版權聲明】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zl機器人”的所有作品,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,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,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、轉載、散布、引用、變更、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,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轉載、散布、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。
來源: 天津日報
責任編輯:admin